女當網

當前位置:主頁 > 歷史 >

李世民為什幺要将自己的女兒嫁給尉遲敬德?

李世民為什幺要将自己的女兒嫁給尉遲敬德?

瀏覽:492 時間:2024-01-03 14:37:38 來源:互聯網 作者:小编
導讀:李世民要把閨女嫁給尉遲敬德,表面上看是賞賜,實際上則是圈套。大唐貞觀年間,某天唐太宗李世民突然心血來潮,拉着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老功臣尉遲敬德說,不如,我把我的閨女嫁給你如何?要是換成旁人,恐怕聽了李世民

李世民要把閨女嫁給尉遲敬德,表面上看是賞賜,實際上則是圈套。

大唐貞觀年間,某天唐太宗李世民突然心血來潮,拉着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老功臣尉遲敬德說,不如,我把我的閨女嫁給你如何?

要是換成旁人,恐怕聽了李世民這句話,馬上就會磕頭謝恩,為能成為“驸馬”而感恩戴德。

但尉遲敬德的反應,卻讓人大跌眼鏡,他當場以“富貴不易妻”為由,拒絕了來自李世民的一番好意。

是李世民這個女兒年齡太大,或者是她面目太過醜陋,因此尉遲敬德才會直接拒絕嗎?事實上并非如此,據記載,李世民的這個女兒,年齡至多也就二十多歲,可謂是正值青春。

那麼,尉遲敬德為何還要拒絕李世民的“美意”呢?

其實說起來,李世民想把女兒嫁給尉遲敬德,從頭至尾都是一個圈套,更是一種試探,得虧尉遲敬德在關鍵時刻頂住了誘惑,才沒着了李世民的道兒。

圖片

事情的緣由,還得從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開始說起。

尉遲敬德的出身很低,原本他隻是一個鐵匠,在機緣巧合之下,成為隋末起義勢力劉武周的部下,期間因作戰勇猛,讓他名聲在外。

隻不過,劉武周被李世民擊敗,而李世民因為愛才,就将尉遲敬德收入自己麾下。

自此,尉遲敬德有感李世民的知遇之恩,因此,在大唐建立的過程中,屢立戰功,先後擊敗了窦建德、劉黑闼等諸多勢力。

到了唐朝建立後,尉遲敬德因功被封為秦王府左二副護軍職務。

而真正讓尉遲敬德成為李世民跟前頭号功臣的,就是發生在武德九年的那一場驚天動地的“玄武門之變”。

武德九年,經過李世民等人的秘密商議,決定在玄武門發動兵變,以解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,在此期間,正是尉遲敬德的多番進言,促使了李世民最終下定決心。

并且,在玄武門之變當場,李世民在追擊李元吉時,由于不慎從馬上跌落,被李元吉瞅準機會,意欲用弓弦将李世民勒死,也是尉遲敬德的及時趕到,才讓李世民逃過一劫。

包括在事變最後,第一個去見唐高祖李淵的,還是尉遲敬德,他穿着滿身是血的盔甲,出現在李淵面前時,李淵就知道大勢已去,這才不得不同意了李世民的所有要求。

正因為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之變中的突出表現,讓他在李世民登基之後,成為了貞觀朝頭号功臣,被李世民封為右武侯大将軍頭銜,并賜予吳國公爵位。

圖片

從曾經的一個鐵匠到如今的位列三公,尉遲敬德靠的不僅是勇猛殺敵,更多的是他對李世民的忠心耿耿。

但在他身居高位之後,他犯了幾乎所有人都會犯的一個毛病,就是開始漂了。

史書記載,尉遲敬德這個人有個特點,就是心直口快,尤其是看到别的做得不對的地方,或者是同僚的過失,就會馬上向李世民報告。

而這個喜歡揭人短的毛病,讓他得罪了不少人,包括當時的宰相長孫無忌、房玄齡、杜如晦等人,都曾經被尉遲敬德舉報過過失。

當然,如果僅僅是舉報别人過失倒也不算什麼,畢竟尉遲敬德所舉報的,都是别人犯下的錯誤,算起來也是一種“谏言”。

但尉遲敬德除了喜歡揭人短這個毛病之外,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十分自負。

他自負的底氣,來源于曾經的功勞,要知道,曾經的他可是全憑着一刀一槍上陣殺敵的真本事,一路走到了今天,并且,玄武門之變,他稱得上是起了決定性作用。

因此,尉遲敬德不管對誰,都相當不客氣,絲毫不給人留面子。

比如,在貞觀六年(公元632年),就發生了一件因為尉遲敬德過于自負,而導緻李世民極為不滿的事情。

當時的尉遲敬德,時任同州刺史,當年九月,唐太宗李世民設宴款待功勳之臣,尉遲敬德也在被邀請之列。

既然皇帝邀請,作為臣子就沒有不去的道理,在接到通知之後,尉遲敬德啟程開始往回趕。

也不知道是路上耽擱了,還是其他什麼原因,總之尉遲敬德到了之後,宴會即将開始,被邀請的大臣也已經各自落座。

而尉遲敬德因為來得晚,當他走進宴會大廳時,發現了一件讓他十分生氣的事情。

有人居然敢坐在他的座位前面!

這個人坐在尉遲敬德座位前面的人是誰,史書中沒有記載,但想必不是什麼身份重要的人物,因此,尉遲敬德當場就勃然大怒,拉着這個人就開始了一同通質問。

“汝有何功,合坐我上?”---《舊唐書》

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,尉遲敬德問這個人,你有什麼功勞,居然敢坐在我的上面?更深層的意思,是尉遲敬德在炫耀自己的地位高,功勞大。

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,尉遲敬德的反應着實有些過激,不就是一個座位嗎?坐了就坐了呗,但實際上,這個座位的先後順序,古人是相當看重的。

古人講究“官高為尊居上位,官低為卑處下位”,有人坐在尉遲敬德前面,就說明這個人地位比他高,但實際情況是,這個人可能在功勞和地位上不如尉遲敬德。

所以,尉遲敬德才會十分生氣,加上當時他極為自負,因此就當場勃然大怒。

圖片

尉遲敬德一怒,自然會影響宴會進行,為了緩和氣氛,坐在尉遲敬德下面的任城王李道宗趕忙站了起來,當起了和事佬,去拉尉遲敬德。

李道宗的意思很簡單,就是讓尉遲敬德消消氣,不要鬧,畢竟這是皇帝主持的宴會。

結果,不知道是尉遲敬德昏了頭還是怎麼的,他不僅沒有接受李道宗的好意勸解,反而一回身,就沖着李道宗來了一拳。

前文提到,尉遲敬德是鐵匠出身,本身力氣就大,再加上近年來一直領兵打仗,所以下起手來每個輕重,這一拳差一點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。

而他這一打,宴會自然就沒法進行下去了,李世民看到尉遲敬德如此“狂妄”,十分生氣,當場就說了一番讓尉遲敬德懼怕不已的話。

“朕覽漢史,見高祖功臣獲全者少,....方知韓、彭夷戮,非漢祖之愆。國家大事,唯賞與罰,非分之恩,不可數行。”---《舊唐書》

李世民所講,表面上看是在談漢高祖劉邦登基後,之所以誅殺韓信等人,是因為他們知法犯法,實際上,李世民是在向尉遲敬德傳達,若是他執迷不悟繼續犯錯,那麼将來有他後悔的時候。

此言一出,尉遲敬德幡然醒悟,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,已經是把自己推到了懸崖邊上,要是再這麼心高氣傲下去,早晚都會惹下大禍。

于是,從這個時候開始,尉遲敬德便收斂自己的行為,不再像之前那樣狂妄自負。

尉遲敬德是自己意識到錯誤了,也知道收斂行為了,但李世民顯然因為宴會上那件事,對尉遲敬德的印象大打折扣,時不時的敲打他一番,而提出把自己女兒嫁給尉遲敬德,就是發生在“宴會事件”不久之後。

圖片

當時,李世民正和尉遲敬德在宮裡聊閑天,君臣二人在一起回憶往昔,突然李世民話鋒一轉,就對尉遲敬德說,不如咱倆親上加錢,我把女兒嫁給你如何?

其實李世民提出這個要求,也并不意外,貞觀年間李世民一共封了四個享有1300戶的國公,其中包括長孫無忌、房玄齡和杜如晦,另外一個就是尉遲敬德。

而這四個國公裡,有三個已經與皇室聯姻,比如房玄齡的兒子娶了高陽公主,長孫無忌地兄弟就娶了新興公主,杜如晦的兒子杜荷,則娶了城陽公主。

因此,李世民提出把女兒嫁給尉遲敬德,也在情理之中。

但問題在于,尉遲敬德在當時已然是五十開外的人,而根據李世民其他幾個女兒出嫁時的年齡來看,這個要嫁給尉遲敬德而公主,年齡應該也就是二十歲上下。

即使往多了說,也不過是二十多點,這與尉遲敬德之間,年齡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。

如果僅僅是籠絡和恩賞,李世民完全可以把女兒嫁給尉遲敬德的兒子,或者他家裡的其他年輕人尚且有情可原,但嫁給半截入土的尉遲敬德,就頗有些說不過去了。

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,李世民此舉,絕對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麼簡單。

那麼,李世民突然對尉遲敬德來這麼一套,究竟是為什麼呢?實際上也很簡單,就是用這個來試探尉遲敬德。

前文提到,在經曆了“宴會事件”之後,李世民對于尉遲敬德的印象發生了變化,在此之前,李世民也知道尉遲敬德傲氣自負,但鑒于其功勞頗高,又是一個直性子的人,因此也就聽之任之。

但經過“宴會事件”一鬧,讓李世民意識到,自己的這些老部下,是該敲打敲打的時候了。

畢竟在曆史上,有不少因為居功自傲,最終凄慘收場的文臣武将,遍覽史書的李世民對此相當清楚,他知道如果自己放任臣子恣意妄為,到最後難免也會如此。

君臣一場,李世民不願意讓曾經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人,又被自己親手殺掉。

所以,他就開始用各種方式來進行敲打和試探,看看這個臣子究竟有沒有可能會走入歧途,如果有,那隻能說這個臣子是咎由自取,如果沒有,那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忠臣。

帶着這種心理,李世民找上了尉遲敬德,開始了他的試探。

坦白地講,尉遲敬德在聽到李世民提出要把女兒嫁給他後,内心裡更多的反應,是充滿了無限的緊張。

之所以緊張,是因為尉遲敬德第一時間就看出來,這是一個明顯的圈套。

如果他答應,那麼就是自讨苦吃,為什麼呢?且不說他的年齡配不配的上公主,單說當前他的地位,如果再娶了公主親上加親,無疑是把自己放在火上去烤。

人家長孫無忌和皇家聯姻,是因為長孫皇後是他妹妹,房玄齡和杜如晦呢?一個是名門之後,一個是世家子弟,且都是在早期就參與到李家打江山的過程中,不管是論資曆還是論背景,都要比鐵匠出身的尉遲敬德好得多。

尉遲敬德有什麼?除了立過功之外,什麼都沒有。

況且,老話說得好,叫做無功不受祿,之前立過的功勞,李世民早已有過各種賞賜,如今他身居高位就是最好的證明,換句話說,李世民并不欠尉遲敬德什麼。

圖片

因此,突然提出要把女兒嫁給他,背後絕對是一個圈套。

不過,李世民的這個要求,确實讓尉遲敬德犯了難,直接拒絕吧?李世民可是皇帝,正所謂金口玉言,但接受吧?他又不敢。

最終,尉遲敬德想到了一個絕好的借口,回絕了李世民的“好意”。

什麼借口呢?尉遲敬德把他相濡以沫多年的妻子搬了出來,并且,還借用古人的名言和大道理,提出“富貴不易妻”,讓李世民不得不接受了尉遲敬德的拒絕。

“臣妻雖鄙陋,相與共貧賤久矣。臣雖不學,聞古人富不易妻,此非臣所願也。”上乃止。---《資治通鑒》

就這樣,一場風波被尉遲敬德完美地消弭于無形之中,李世民自此也沒再提過要把女兒嫁給尉遲敬德的事。

而在此之後,尉遲敬德也意識到自己身居高位,總歸是存在很大的風險,因此,在貞觀十七年(公元643年),主動上表請求回家養老,并且,在他晚年之際,躲在家裡“迷戀”丹藥絲竹等消遣項目,前後長達十六年不見外人,這種“龜縮”的表現,最終為他換來了一個善終的結局。

相關閱讀

  • 李世民為什幺要将自己的女兒嫁給尉遲敬德?

    李世民為什幺要将自己的女兒嫁給尉遲敬德?

    李世民要把閨女嫁給尉遲敬德,表面上看是賞賜,實際上則是圈套。大唐貞觀年間,某天唐太宗李世民突然心血來潮,拉着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老功臣尉遲敬德說,不如,我把我的閨女嫁給你如何?要是換成旁人,恐怕聽了李世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