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開國功臣之一梅思祖和其侄兒梅殷如何評價?
開國的功臣,自有曆史的評價。而翠花評價談不上,隻是想以此來說說屬于自己的愚見。
觀點以人而分,分為上下兩個階段。
第一:亂世之中做出不亂選擇
梅思祖也是元末明初衆多起義軍當中的一員,同樣是起義的諸侯,對于他的成功,隻是英雄惜英雄的正确選擇,隻是選對了方式的一次決定。
實際上,梅斯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。當然,他也沒有一擊命中,剛開始就識得明君。先後背叛元朝,背叛劉福通,背叛張士誠,實屬有一點親人被害的失望,而更多的是朱元璋這個懂得運用權謀之學的千古一帝才華的誘惑。
實際上,最終選擇朱元璋,多在于古代權謀學當中一個誘人的方式。那就是反觀千古一帝都會運用的圖谶之力,古代的中國,預言的力量能夠強有力的引發天下強有力的好奇心。大楚興,陳勝王,李密能夠獲得剛開始的勝利都是源于圖谶之學的把握。能從起義軍中突起的諸侯,多半都是運用了童謠的力量,将朝廷的易代變成理所當然,而其中,多半都會将自己包裝成為那個将要接替的君主。
這種權謀學的運用,正是吸收朱元璋手下猛将的原因,梅思祖不過是找到了這樣一條選擇的明确指引。再加上,将軍出身的梅思祖本來就懂得伴君之道,洞察皇帝的内心,這是他能夠一直輾轉還會得到信任的根本。因此,深得朱元璋器重也不過是順理成章之事。
故而《明史》評價其:諸将當草昧之際,上觀天命,委心明主,戰勝攻取,克建殊勳,皆一時之智勇也。
故而在其死後還得到了追封,得到了褒獎。
第二:皇權之下的驚弓之鳥
梅思祖的侄子梅殷,揭示了一個千萬年都存在的權力問題,那就是皇帝都是權力之下的驚弓之鳥。
在每朝每代,帝王獨得江山,享有一個人專政的權力。這種權力,大到了能夠決定地方命運,決定個人生死。權力獲得越大,越想保住權力的欲望就越大。這是在幾千的古代中國發展史當中的最底層邏輯。
梅思祖的侄子梅殷,之所以能夠獨得皇帝的寵愛,一方面在于自己深得叔叔的伴君之道。懂得用皇權來清除異己,懂得将皇帝捧向更高的舞台。但是,恰恰是如此換來的權力越多,就越會引起皇帝的不安情緒。
最終被陷害溺水,不過是皇帝解決這一隐患的最好解釋。而陷害者,不過是淪為了借刀殺人之中的那把尖刀。這把尖刀,一旦出手,就必然要斬除毒瘤,保持自己的永遠統治地位。皇帝是權力之下的驚弓之鳥,隻要有人充當這隻鳥,就必然會發出這隻箭。
隻是,令梅殷想不到的是,自己最後居然是敗在了自己最懂得的權力操縱之上。
叔侄二人的遭遇,就好像是李密和長孫無忌的遭遇。而在這變換着的古代世界,不變的就是圖谶預言的權謀之法,以及權力之下所産生的恐懼。兩點,猶如一條線,連接起了整個曆史精彩的世界。
相關閱讀
-
大明開國功臣之一梅思祖和其侄兒梅殷如何評價?
開國的功臣,自有曆史的評價。而翠花評價談不上,隻是想以此來說說屬于自己的愚見。觀點以人而分,分為上下兩個階段。第一:亂世之中做出不亂選擇梅思祖也是元末明初衆多起義軍當中的一員,同樣是起義的諸侯,對于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