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當網

當前位置:主頁 > 健康 > 疾病 >

清燥救肺湯,專治秋天感冒長期不好,表現為發燒、幹咳無痰或少痰

清燥救肺湯,專治秋天感冒長期不好,表現為發燒、幹咳無痰或少痰

瀏覽:907 時間:2023-11-20 14:51:09 來源:互聯網 作者:小编
導讀:感冒咳嗽,生活中很常見,最常見的是着涼了,出現頭痛,咳嗽,鼻子塞,流鼻涕等情況,有些還會有咽喉幹,這個時候會懷疑上火了,其實應該不是的,隻是你不止是着涼了,還着燥了,這個燥主要是在秋天比較明顯,所以秋

感冒咳嗽,生活中很常見,最常見的是着涼了,出現頭痛,咳嗽,鼻子塞,流鼻涕等情況,有些還會有咽喉幹,這個時候會懷疑上火了,其實應該不是的,隻是你不止是着涼了,還着燥了,這個燥主要是在秋天比較明顯,所以秋天着涼的一般會有的口幹。這個時候适合的是祛風散寒,捎帶一點潤燥。也就是我們前兩天講的 杏蘇散 了。

如果秋天不冷反熱起來了,又燥又熱就成溫了,這時候感冒就成風溫了,出現發熱,煩悶,口幹,口渴,鼻燥,幹咳無痰,或者少痰而黏了。我現在就是這樣子,幹咳的,痰有一點,又非常少。這個時候就适合我們昨天講的桑杏湯了。

那如果這個溫燥沒去理它會怎麼樣呢?

兩種情況,一種就是身體抵抗力把它給消滅了,畢竟溫燥初期的時候其實沒什麼大問題,也就是幹咳,有點低燒或者幹脆沒有發燒,大部分人自己後面就好了。而有些身體弱一點,或者說這個溫燥邪氣比較厲害的,就會出現邪氣一直不出去或者說出不去,就在那裡侵犯着肺,又溫又燥,這樣不多時,肺會出現陰虛的表現,肺陰虛了,肺的功能也跟着受損了,水谷津液就沒辦法正常的輸布。從而導緻一派陰虛的表現。這個時候就要清肺中溫燥之邪氣,要養肺中之陰。适合的是,清燥救肺湯

圖片

今天我們就來講下這個清燥救肺湯。

清燥救肺湯出自《醫門法律》,由桑葉、石膏、人參、胡麻仁、真阿膠、麥門冬、杏仁、枇杷葉組成。

具有清燥潤肺,養陰益氣的功效。

方子中桑葉 用的很重,是主藥,它質輕性寒,能清透肺中的燥熱邪氣。

石膏 辛甘而寒,清熱而不傷陰,能夠清洩肺熱。

麥冬 甘寒,養陰生津潤肺。

甘草 健脾和胃,能補脾胃,脾胃五行屬土,肺五行屬金,土生金,這樣就能通過健脾而補肺。

這就像你要誇獎一個人,直接誇還不一定很适合,間接一誇,兩個人都開心。

這種傷肺傷到厲害就要好好養一養。

所以加上人參 養陰益氣,養的是胃陰,益的是肺氣。

再加上麻仁、阿膠 養陰潤肺。

杏仁、枇杷葉 ,起到的梳理肺髒的作用,能夠降洩肺氣,肺的氣通了,病也沒處藏身了。家中備一些枇杷膏還是很不錯的,我就備了幾罐,自己吃或者給小孩吃。有需要的可以點擊下方鍊接購買。

甘草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調和主要,也就是紐帶的作用,把一個小團隊緊緊的團結在一起。

圖片

這樣全方組合起來就能治療溫燥邪氣傷肺的證候。主要表現為頭痛身熱,幹咳無痰,氣逆而喘,咽喉幹燥,口渴鼻燥,胸膈滿悶,舌幹少苔,脈虛大而數。

秋令時節,氣候幹燥,燥熱侵犯了肺髒,肺就受傷,肺是管皮毛的,所以會出現頭痛身熱

肺經常被溫熱煎灼,就會耗氣傷陰,氣也虛,陰也虛,肺就沒辦法正常的宣發肅降,就沒辦法輸布水谷津液,而且也沒有多少津液來輸布了。所以出現幹咳無痰,氣逆而喘,咽喉幹燥,口渴鼻燥

看到這邊是不是感覺比較難喝桑杏湯鑒别呢?

其實也沒有太大需要去鑒别它,如果是溫燥邪氣侵襲人體,出現有點發燒或者沒發燒,幹咳無痰或少少痰的,沒有很明顯的肺受傷,你就用桑杏湯就好了。

如果病了有一段時間了,一直不好,這個時候大概率是肺受傷了,而且病邪在憋在肺裡面也煩躁,會化熱,出現發熱,幹咳,甚至還喘氣,胸中滿悶,非常不舒服,這個時候就要加強清熱,又要加強養肺了。所以用清燥救肺湯。

使用清燥救肺湯的時候要抓住其辨證要點,身熱,幹咳少痰,氣逆而喘,舌紅少苔,脈虛大而數。

如果有痰 ,可以加上潤燥化痰的藥,比如川貝、瓜蒌。

熱得厲害 ,可以加上清熱涼血的藥,比如加羚羊角、水牛角等。

圖片

現代常用于于肺炎、支氣管哮喘、急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、肺癌等,屬燥熱壅肺、氣陰兩傷的。

這邊把文中出現的一些中藥、方劑 ,并且我們有講過的文章鍊接放在下面,可以點擊藍字 ,詳細閱讀。

水牛角:水牛角,醫生告訴你,它是清血熱的要藥,清熱涼血,瀉火解毒止血

瓜蒌的根:天花粉,不是粉,生津止渴善潤燥,孕婦特别要注意,禁用

桑杏湯:桑杏湯,輕症秋冬熱感的良方,口渴、咽幹、鼻燥、幹咳無痰或少痰

杏蘇散:杏蘇散,是治療輕症感冒的方子,特别适合小朋友,輕輕的止咳化痰

火麻仁:火麻仁,常和米混在一起粥,是潤腸通便之佳品,适合經常便秘的人

桑葉:桑葉:藥用曆史悠久,擅長清肺潤肺治幹咳,清肝明目治眼疾

石膏: 退燒,治肺熱,治胃熱,經常作為中醫開方時熱證加減的常用藥

文末送上方歌一首。

清燥救肺參草杷,石膏膠杏麥胡麻,經霜收下冬桑葉,清燥潤肺效可誇。

相關閱讀